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中国气象局.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规范[M].北京:气象出版社,2010:1-58.
[2] 李伟,张玉存.GFE (L)1型二次雷达测风性能评估[J].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,2011,26(1):91-97.
[3] 王冬玫,张小兵,王志文,等.芬兰GPS探空仪与中国L波段探空仪试验数据对比分析[C]//仪表,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(二).重庆:中国仪器仪表学会, 2007.
[4] 气象探空业务系统升级换代工作方案(2023-2025年)[Z].北京:中国气象局,2023.
[5] 罗雄光,梁国锋,杨超,等.L波段雷达系统不同测风方法计算结果分析[J].气象科技,2015,43(6):1025-1029.
[6] 姚雯,马颖,黄炳勋,等.利用GPS定位资料分析L波段雷达测风性能[J].应用气象学报,2009,20(2):195-202.
[7] 梁建平,李宇中,黎洁波,等.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测风算法改进探讨[J].气象科技,2014,42(5):753-758.
[8] 王缅,李伟,陈永清,等.L波段探空系统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探讨[J].气象,2011,37(1):85-91.
[9] 李宛桐,姜明,史静,等.基于地心坐标系的卫星导航测风平滑算法[J].气象科技,2022,50(2):171-178.
[10] 吴月友.GFE (L)1型二次测风雷达故障及维修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13,41(1):235-237.
[11] 崔炳俭,陈德生,王全周,等.L波段测风雷达的选址、天线架设及标定[J].气象与环境科学,2008,31(增刊):242-245.
[12] 奉超.L波段雷达标定及误差分析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 2007,28(增刊3):4-5.
[13] 许正旭,宁新红.二次测风雷达现场校验及精度分析探讨[J].青海气象,2004,(2):43-47.
[14] 郝志毅,张立功,巴秀天,等.用北极星标定雷达及经纬仪方位的方法[J].干旱气象,2002,20(1):42-42.
[15] 安克武,刘涛,于晓,等.L波段气象探空雷达角度自动跟踪系统故障分析[J].现代雷达,2012,34(1):14-19.
[16] 叶飞,肖萌,银莲,等.利用太阳法自动标定L波段探空雷达天线指向[J].气象科技,2018,46(3):450-454.
[17] 张恩红,曹云昌,朱彬,等.北斗探空系统研发及其测风性能初步分析[J].应用气象学报,2013,24(4):464-471.
[18] 张丰兆,刘瑞华,倪育德,等.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动态定位精度测试与分析[J].全球定位系统,2018,43(1):43-48.
[19] 国家测绘局.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(RTK)技术规范:CH/T 2009-2010[S].2010.
[20] 宋伟,毛威,张益泽,等. GNSS RTK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机遇[J].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,2023,45(3):294-305.
[21] 中国气象局.常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手册[M].北京:气象出版社,2012:1-298.
[22] M300 RTK User Manual CHS v4.0[Z].深圳:大疆创新, 20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