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中国政府网.国务院公报:气象局关于印发《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》的通知[EB/OL].http://www.gov.cn/gongbao/content/2018/content_5301879.htm,2018-02-12/2022-05-06.
[2] 中国气象局.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标志评价工作管理办法(试行)》的通知[R].北京:中国气象局,2020.
[3]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.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(2022-2035年)的通知[EB/OL].http://www.gov.cn/zhengce/content/2022-05/19/content_5691116.htm.2022-05-20/2022-05-23.
[4]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. 全国创建示范活动项目目录(2022年6月)[EB/OL].http://www.mohrss.gov.cn/SYrlzyhshbzb/rdzt/bzjl/cxgs/202206/t20220620_454669.html.2022-06-20/2022-07-17.
[5] 国家气候中心官网.国家气候标志评定结果公告[EB/OL].https://www.ncc-cma.net/climate-sign/?page=result,2021-12-15/2022-05-11.
[6] 张宣,陈晓颖.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江苏占两席,还首次诞生"中国气候好产品"[J]. 环境与生活.2022,168(Z1) 58-59.
[7] 叶志卫,欧阳乐.深圳市宝安区获"中国气候宜居城市"称号[J].环境与生活,2022,168(Z1) 70-71.
[8] 赵晓妮.首批"国家气候标志"城市诞生建德市获评"中国气候宜居城市",阿尔山市获评"中国气候生态市"[N].中国气象报,2018-5-15(001)
[9] 新民晚报官方帐号.气候宜居更宜居业,建德携17宗经营性用地沪上招商[EB/OL].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30394518612121525&wfr=spider&for=pc,2019-04-10/2021-10-15.
[10] 苏志,黎琮炜,罗红磊,等.大旅游时代广西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对策探讨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2019,40(1):104-107.
[11] 彭俊龙,苏志,黄滢,等.防城港江山半岛避寒气候适宜度评价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2021,42(4):73-78.
[12] 张爱英,闵晶晶,张建华.北京旅游气象服务发展思路初探[J].当代旅游(学术版),2013,8:3-6.
[13] 尹熠寅,乔嫒,刘茜,等.北京旅游类型多元发展下的气象服务需求综述[J].气象科技进展,2017,7(1):10l一106.
[14] 史有瑜,曹晓霞,王秀玲,等.河北省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评估[J].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,42(3):102-109.
[15] 马庄宣,周瑜,费杰,等. 基于AHP结合灰色模型预测的宜居城市评价——以淮海经济区为例[J].科技风,2018(7):142-143.
[16] 王毅,陆玉麒,车冰清,等.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测评[J].山地学报,2017,35(3):380-387.
[17] 杜正静,潘进军,赵卫华,等.中国旅游气候适宜性评价研究[J].气象与环境科学,2018,41(4):17-26.
[18] 陶生才,潘婕,张磊,等.1971- 2013年敦煌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与评价[J].沙漠与绿洲气象,2016,10(1):27-33.
[19] 刘丽珺,梁友嘉,陈学君.基于GIS的兰州及其周边河谷型地区气候舒适度评价[J].干旱气象,2015,33(3):427-433.
[20] 侯亚红,息涛,徐方姝,等.辽宁避暑旅游气候条件分析和气象指数研究[J].气象与环境科学,2018,41(4):34-40.
[21] 刘圆,王业成,袁绮菲,等.南京江北核心区气候环境宜居性评价[J].环境工程,2017,35(5):145-148.
[22] 施娟,周莉蓉,康宁.成都市旅游气象服求分析[J].湖北民族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3,31(3):346-349.
[23] 黄桂珍,杨再位,黄学忠,等.百色市旅游气象服务发展思路探讨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2018,39(2):56-58.
[24] 伍秀莲.桂林主要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防御对策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2016,37(1):88-90.
[25] 王艺,李雯雯,张凌云,等.柳州市旅游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2015,36(S2):97-98.
[26] 廖雪萍,范万新,陆芳华,等.灾害性天气对广西森林生态旅游的影响评估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2008,29(3):21-23.
[27] 党国花,罗红磊,周慧僚,等.河池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[J].气象研究与应用,2017,38(2):69-71,76.
[28] 史有瑜,曹晓霞,王秀玲,等.河北省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评估[J].气象与环境科学,2019,42(3):102-109.
[29] 陈亮,魏晓雯,莫云音,等.海南全域旅游气象服务系统设计及应用[J].气象科技,2020,48(5):648-654.
[30] 郑雯婧,姜燕敏,吴昊旻,等.丽水市避暑选址气候适宜性综合评价[J].气象与环境科学,2022,45(3):89-955.
[31] 吴昊旻,周国华,姜燕敏,等. 浙江丽水市度假气候适宜度评价[J].干旱气象,2020,38(1):66-72.
[32] 尹春,罗汉,刘抗,等.祁连山景观群旅游气候特征研究[J].气象与环境科学,2022,45(4):60-66.